發佈日期:107.06.04
發稿單位:經營管理組
中華民國第一艘完成橫渡太平洋紀錄的無動力木造帆船「自由中國號」船長周傳鈞,歷經六十年後,與海科館吳俊仁館長以及參與將自由中國號從美國運回台灣工作的幕後推手們,於6/2齊聚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不但再次登上自由中國號,看看自由中國號修復後的面貌外,更在研究典藏中心茶敘細數當年,分享當年橫渡太平洋時的點滴故事,讓與會者無不敬佩當年船員們勇於挑戰大無畏的海員精神。
周傳鈞船長在看到自由中國號修復後的樣貌,雖然已逾九十高齡,神情仍顯得激動且興奮,在茶敘上謙虛表示,他與其他四位船員在自由中國號橫渡太平洋的歷史上,地位其實一點都不重要,他們只是單純的把船開到美國去而已,應該被重視的反而是打造自由中國號的工匠、師傅以及相關協助航程的幕後英雄,如果沒有他們精湛的造船工藝,他們是絕對無法完成這項紀錄。周船長還分享了一個小故事,當時有船員曾把對戀人的思念寫成瓶中信投入海中,但至今還沒聽說有被人拾獲,無法得知瓶中信是否有順利送到信中主角手中,不難想像航行者在海上時的空虛寂寞可見一斑。
用「歷經滄桑一美人」來形容自由中國號實在不為過,民國44年,在航海科技設備不發達的年代,包含周傳鈞船長在內的五名船員,駕駛仿古中式帆船,從基隆正濱漁港出發橫渡太平洋,參加美國舊金山國際帆船大賽,卻因航行途中船隻受損以致錯過賽事,雖然如此,自由中國號仍然寫下難得紀錄,成為台灣第一艘完成橫渡太平洋的木造帆船。然而自由中國號因無保管維護經費,在美國曾一度面臨拆解銷毀的命運,所幸在台灣官方及民間通力合作之下,克服種種艱難問題,自由中國號最終得以再次橫越太平洋回到台灣,交由海科館進行修復典藏及展覽,把極具歷史意義的台灣航海篇章繼續延續。
周船長本次來台僅停留三天,就是為了想再看看曾經陪伴他們114天航程的「自由中國號」修復過的模樣,目前「自由中國號」船體已修復完成安置在入口廣場,海科館吳俊仁館長表示,已修復完成的建物,將進行後續相關展示工程,預計明年將會正式開放讓民眾參觀,屆時一定要邀請周傳鈞船長務必回到海科館,一同見證自由中國號重新和世人見面的重要時刻。暑假期間,開放式庫房將於每週六下午開放民眾參觀,也歡迎大家到庫房欣賞由修復團隊洪全瑞師傅手工打造的十分之一自由中國號模型。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官網
https://www.nmmst.gov.tw/c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