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鐵深澳線歷史最早追朔到日據時代,於1936年完工營運,主要因為銅礦及金礦而起的礦業鐵路,當時由金瓜石所產的礦砂經由深澳線運至基隆和平島,於八尺門的礦砂裝船工廠,上船運往日本。當時深澳線沿途由水湳洞(十三層鍊銅場遺址旁)經深澳、八斗子、至基隆八尺門,又名為金瓜石線。
金瓜石線於光復後改隸台灣金屬礦業公司,曾經是金瓜石居民往返基隆的重要交通工具,一直到1962年該公司因財務問題停止營運。台灣鐵路局於1965年開通瑞芳至深澳段線路,使得本支線可以連接至北部鐵路主幹線,以做為客貨運之延伸,故本線始稱為「深澳線」。爾後,因公路運輸政策的發展,1978年北部濱海公路興建完成,公路交通漸漸取代鐵路,深澳線最後於1989年停止辦理客貨運,僅保留瑞芳站至深澳火力發電廠的區間,供運煤列車行駛。2007年深澳火力發電廠停止運轉,深澳線也全線停駛。
深澳線堪稱為最美麗的海岸支線,擁有山海交錯的美麗景色,雖然隨著產業的興衰移轉而起落,但也見證台灣產業發展的歷程。如今由於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的成立,被賦予交通接駁的使命,深澳線得以觀光運輸的目的再度行駛,提供遊客以更舒適便捷的方式來到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來到基隆八斗子地區欣賞美麗的海岸風光、享受美食,曾經是灰暗的土礦煤炭貨運列車,將被充滿人聲與笑聲的客車所取代。
(圖文:李瑞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