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106.07.17
發稿單位:展示教育組
望海巷潮境海灣資源保護區內近期發現稀有生物-「龍女簪」,這個發現係由潛友楊寬智於6月20日在潮境海灣海洋資源保護區20米深的祕密花園發現一隻奇怪的生物,拍照分享到「潮境生物報報」社群後,引起學者的關心,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特別商請軟體動物專家成功大學水科技研究中心邱郁文博士從照片判斷,確認為「龍女簪」。潛友意外發現「龍女簪」也為台灣海域生物增添新紀錄及國內第一筆資料。邱博士再深入查資料,在潮境出現的「龍女簪」學名為Epimenia babai Salvini-Plawen, 1997。中文暫稱「波部龍女簪」,它們以軟珊瑚屬和棘穗珊瑚屬的水螅體及共肉組織為食,幾次的潛水紀錄都發現牠棲息在棘穗軟珊瑚上。
邱郁文博士表示,「龍女簪」外表看似海參,實際上屬於軟體動物腹溝綱生物,很難想像與螺貝類是近親,在台灣海域從未被發現。此消息曝光後,熱心的潛友Marco Chang、謝文文、張玉承等人最近再下去確認,目前在祕密花園約可看到7隻以上的個體,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展示教育組陳麗淑主任說,望海巷潮境海域屬於保護區範圍,為了不干擾原有的生態,及有別於一般生物鑑定都一定要採集標本的作法,海科館決定以現地觀察測量紀錄的方式研究這個珍貴的海洋生物,希望民眾如果在保護區內外發現任何個體,都請紀錄並通報海科館研究人員,以便收集「龍女簪」更多更完整的生態資料。
從維基百科網站查,中國大陸曾經在南海海域79米深處曾採得龍女簪一種,網路的資料記載的是屬於無板綱,但是無板綱在新的分類系統中,已經再細分為尾腔綱及腹溝綱兩個綱。所以「龍女簪」正確來說是腹溝綱的成員,在軟體動物中屬於較原始的種類,身體呈蠕蟲狀,有的成員體型細長有的短粗,這一種波部龍女簪體型細長,體長可達15-20公分,它們沒有一般軟體動物擁有的貝殼,但是體表有石灰質細棘的角質外皮,頭部不明顯,前端腹側有口,細長的軀體在腹側中央有一腹溝。體後端有排泄腔,多數種類在腔內有一對鰓,腔後為肛門,腹溝類的頭部沒有觸角也沒有眼點等感覺器官。
陳麗淑博士表示,其實「波部龍女簪」2015年就有潛友謝文文、張玉承在潮境海灣保育區外約20米深度的岩礁峭壁發現很大的族群,只是潛友不曉得那是「龍女簪」。但是確認是「龍女簪」後,潛友再下去原地點原來的族群卻已經都不見了,只剩下保護區內的秘密花園仍可發現,其實這麼稀有珍貴的生物出現在望海巷潮境海灣資源保護區內,更加證明了這個保護區的重要性,因為它是很多珍貴海洋生物棲息的場所。未來需要大家持續來維持潮境海灣海洋資源保護區的完整性,預期保護區內的生物多樣性紀錄一定會越來越多。
陳麗淑主任最後呼籲大家,水深在16-23m的祕密花園潛點,生態環境正符合波部龍女簪的棲息環境需求,加上有強勁的海流及有軟珊瑚的棲地,此處水域能見度經常不佳,並不適合初學潛水者或是不熟悉當地海況的人前往,在此希望大家不要貿然地到潮境保護區下水觀察。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新聞聯絡人/經營管理組 陳楷甯 02-24696000轉3018分機 / 0932358683
資料參考~
分類地位
軟體動物門 (Mollusca)
腹溝綱Solenogastres (Class)
Cavibelonia (Order)
Epimeniidae (Family)
波部龍女簪Epimenia babai (Species)
附註1.在生物的分類系統上由大而小依序為”界 門 綱 目 科 屬 種”。一般一個地方要出現新的紀錄種就已經很難得,但是本篇新聞稿的波部龍女簪,是台灣新紀錄的綱,所以更加難得。
附註2. 波部龍女簪雖然以軟珊瑚屬和棘穗珊瑚屬的水螅體及共肉組織為食,但是就像珊瑚礁生長茂盛的地方,吃珊瑚蟲的蝴蝶魚數量就會比較多,所以波部龍女簪的出現表示望海巷潮境海灣資源保護區的軟珊瑚屬和棘穗珊瑚屬的數量很多,足夠波部龍女簪長期覓食,這是大自然自動平衡的現象,反而可能刺激軟珊瑚屬和棘穗珊瑚屬成長的速率。
照片1 波部龍女簪正在刮食棘穗軟珊瑚(張玉承攝2015.7.29.)
照片2 波部龍女簪屬於腹溝綱生物,在腹面可以看到一條線的溝狀凹入,身體前端有口(照片上方) ( Marco Chang攝2017.6.夜潛)
照片3 這一條波部龍女簪長約20公分長出現在峭壁上(楊寬智攝2017.6.20.)
照片4 波部龍女簪群聚約15-20公分長,經常看到很多隻聚集在一起( Marco Chang攝2017.6.夜潛)
照片5 波部龍女簪纏繞在軟珊瑚上,軟珊瑚觸手受到刺激全部都收起來( Marco Chang攝2017.6.夜潛)
照片6 有時波部龍女簪身上還會出現很多生物附著(張玉承攝2015.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