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聲明稿
100.05.23
近期有部分八斗子居民針對海科館興建「海洋生態展示館」提出用地陳請,該用地原屬於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閒置工業用地,後經數次協調於96年5月獲行政院同意撥用,將該用地併入海洋科技博物館整體規劃建設範圍,除可將原有八斗子漁港之產業設施與活動作為未來展示教育之延伸外,更進而串聯碧砂、八斗子、海科館等區域資源,帶動全區整體發展,此為海科館撥用該用地之初衷。
「海洋生態展示館」之興建目的是讓海科館展示主題更具完整性,且其能吸引更多參觀遊客,對於部分居民質疑海科館掠奪其唯一休閒綠地興建「海洋生態展示館」,事實上其建築行為將受限於相關建築法令之規範,如「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建計畫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中,即明訂海洋生態展示館可建築面積包括「建築空間12,000平方公尺」及「戶外景觀空間4,800平方公尺」,該區地籍資料用地面積為11,597平方公尺,景觀綠地空間所占比例為41%,符合建築法規建蔽率60%上限規定;海洋生態展示館營運後,周邊之綠帶將吸引遊客參觀駐足休憩停泊,亦可促進周邊商圈緊鄰店家觀光收益。
自海科館設館於八斗子即秉持著融入地區、與鄰為善之本意,希望讓八斗子地區發展能更好,故在主題館開館前籌備處逐步將館區內之公園用地規劃施工,創造更多綠地供民眾使用,例如潮境公園(佔地2公頃)原為垃圾掩埋場,現已成為大眾假日休閒好去處;復育公園(佔地9公頃)目前雖暫為土方堆置場,未來亦將規劃為公園綠地;另八斗子公園之環山步道亦已完成開放供大眾使用,此等工程皆基於回饋社區創造更多休閒綠地空間供社區大眾使用。
海科館現主題展示館原為北火電廠舊電廠,佔地約5.05公頃當時為荒廢棄置之用地,現已改造成博物館,圍牆拆除後是更多公共空間提供大眾使用;原海巡署軍營用地0.25公頃圍牆高立,現海科館亦將該區域規劃為公園廣場,完全提供大眾免費使用。
除此,海科館為一無圍牆之博物館,除建物外其餘戶外公共空間皆為開放區域,所有館區戶外公共空間皆為社區居民的公園、綠地,海科館絕無霸佔居民綠地之意,反而提供更多綠地休憩空間供大眾使用;且位於原漁業署南冀「區域探索館」係為八斗子地區所設之展館,籌備處希望藉由展示講演八斗子漁村的故事、海天美景與時空更迭,從這個展館能讓更多人認識八斗子地區、行銷八斗子地區。
對於民眾所提生態館用地地震土壤液化之問題,感謝陳請者之提醒,也請民眾放心,為避免土壤液化造成問題,以主題館及區域探索館為例,所有建物之基樁均打到岩盤,因此土壤液化之問題,並不影響海科館建物。另居民提及建議將「海洋生態展示館」移至漁港北方中油公司油庫後方土地,該區域用地非屬海科館館方用地,如要提供建館必先經都市計畫通盤檢討,變更為社教機構用地,先不論其變更時程為何,如土地為私人用地則又涉及基市府是否有財源徵收,此需考量因素甚多,非單純想法遷移而已,且該區域距離主題館甚遠,如陳請者所言,對於當地居民運動者仍已嫌遠不便,何遑參觀博物館之遊客,就遊客權益及博物館管理層面,此之安排實非負責任之規劃,況且本計畫籌備處業已依據都市計畫審議結果公告招商在即,如有延誤開館期程,相信應非基隆市民大眾所企見。
海科館開館後預計每年帶來200萬之參觀人次,如何將參觀博物館之遊客留駐於八斗子社區,帶動社區觀光產業才是目前社區發展與社區居民更應關心的重點,如何創新地方產業、如何利用在地特色吸引觀光客駐足,是需要靠社區居民動起來,與海科館一起合作,而非單憑公共建設引導可成,最終成功關鍵還是社區所推出的產品。「改變」才是唯一可以讓社區活力再現的動力,與其緬懷過去美好的歲月,何不改變觀點抓住契機發展社區產業,讓生活周遭、社區環境變的更美好。
經濟開發與環境保育確實是存在衝突的二大課題,海科館每年參觀的遊客對八斗社區確實會帶來環境衝擊不論是交通或是人潮,惟海科館是觀光教育事業非高污染產業,整體而言對於社區發展還是具相當的助益,所存在的衝擊已是無法避免必須承擔,故現階段海科館與基隆市政府也積極努力有所作為,期望降低此衝擊對社區的影響。
海科館座落於此是存在之事實,不論是贊成者或是反對者都必須面對,相對的海科館也必然需面臨各方不同意見,對於部分民眾所陳請之事,籌備處絕對予以尊重,然最後結果如非其所期盼,亦請陳情民眾能接受結果,畢竟政府從事重大公共工程建設,基地勘選乃至整體規劃興建,是需經中央及地方政府各項審議,如環境影響評估、都市計畫審議……等等專業委員會之把關,絕非毫無專業評估與設想。海科館籌備處對於館區之規劃,除考量當地居民外,,還是必需站在公眾利益前提下,提供大眾參觀者安全、舒適、具品質之參觀旅遊經驗,此為博物館之職責與義務,若因此無法滿足少數人之需求或利益,在此籌備處僅能致上最深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