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目的:
海科館長年執行海洋教育,是國家海洋政策與海洋教育推廣的最佳平台,在過去幾年也結合本館在海洋教育上的各項人力、課程、標本及展項等資源陸續發展出許多與本土有關之海洋與環境教案和教具。本館此次的研習活動計畫目的是讓參與的教師在活動中體驗海洋科技、海洋科學、海洋生物、海洋環境、海洋文化海洋歷史及海洋永續等內涵,藉以提昇教師及學生對科學本土及海洋的認知和素養。
二、 辦理單位:
(一) 指導單位:教育部
(二) 主辦單位: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三) 委辦單位:國立臺南大學
(四) 執行單位: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三、 對象與人數:
(一) 全國公私立高中、國中小教師(不限領域、含代課教師、實習教師、師資生等)。
(二) 對本主題有興趣之人士。
(三) 共分為兩場次,每場次人數30名。
四、研習活動說明:
活動名稱: 海洋FUN樂趣
研習活動名稱:識漁趣與基隆海洋史
時間:
(一) 第一場次:112 年8月24日(四) 10:00 ~ 15:30
(二) 第二場次:112 年8月28日(一) 10:00 ~ 15:30
地點: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教育中心海洋與探索學習教室(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367號)
課程目標:
(一) 體驗式學習。
(二) 介紹臺灣的食用魚類及介紹建議選擇標準。
(三) 介紹臺灣常見的蟳蟹類以及捕捉籠具和標準。
(四) 介紹軟絲和其視覺語言以及相關的燈火漁業。
(五) 介紹基隆地區的海洋文化和歷史。
教師時數核發:凡全程參與研習課程核予教師研習時數4.小時。
研習活動課程表 :
時間 | 活動/課程名稱 | 內容 |
---|---|---|
10:00-10:40 | 天才小釣手 |
一、介紹【臺灣海鮮選擇指南】及其分類依據 二、介紹台灣常見的食用魚類 三、讓教師透過操作較具認識日常生活中所食用的魚類在【臺灣海鮮選擇指南】的分類 四、講師姓名及背景 1. 方佩芳,海科館專業教育推廣人員。 2. 劉秀芬,海科館專業教育推廣人員。 3. 何宗南,海科館展示教育組聘用專案助理,專長為生命科學及海洋環境教育。 |
10:40-11:20 | 螃蟹大豐收 |
一、介紹臺灣沿海常見的蟳蟹類。 二、介紹捕蟹籠及螃蟹尺。 三、透過操作教具認識常見的蟳蟹類漁獲 藉此瞭解現行漁業管理措施,瞭解永續海洋資源的重要性。 四、講師姓名及背景 1. 方佩芳,海科館專業教育推廣人員。 2. 劉秀芬,海科館專業教育推廣人員。 3. 何宗南,海科館展示教育組聘用專案助理,專長為生命科學及海洋環境教育。 |
11:20-12:00 |
看軟絲27變 |
一、介紹燈火漁業。
二、介紹軟絲及其不同體色組合所表現的視覺語言。 三、讓教師透過操作教具解析軟絲的視覺語言。 四、講師姓名及背景 1. 方佩芳,海科館專業教育推廣人員。 2. 劉秀芬,海科館專業教育推廣人員。 3. 何宗南,海科館展示教育組聘用專案助理,專長為生命科學及海洋環境教育 |
13:30-15:30 |
基隆的海洋歷史進程 |
一、介紹基隆地區的海洋文化和歷史的演進及變化 二、講師姓名及背景 李其霖,淡江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海洋及水下科技研究中心副主任, 研究專長為台灣史、海洋史、口述歷史、清史、文化創意產業。 |
報名時間:第一場次即日起至8月23日止;第二場次即日起至8月27日止。
報名表單連結: https://forms.gle/B4SNkkzeniEFu6TN8
六、注意事項
(一) 為保障更多教師及民眾報名之權利,每人限報名一場次。
(二) 課程為實體課程,每次上課由主辦單位提供午膳。
(三) 本館為環境教育設施場所,不提供一次性餐具,請自備環保杯及餐具。
七、承辦窗口聯絡資訊:
展示教育組 何宗南先生
聯絡電話:02-2469-6000轉7018
E-mail:hcn48331@mail.nmmst.gov.tw
傳真電話:02-2469-8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