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廣臺灣文學,以「行動博物館」貨櫃車巡迴展出方式,展出本館主題特展「音以律文─臺灣學聲情演繹」,方便民眾就近觀賞,將臺灣文學與在地文進行交流連結,進而促文學的教育推廣,並與合辦單位一同推廣行銷在地文化。
展出日期:104年7月21日起至8月18日
展出時間:每週一至週日10:00-18:00
展出地點: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南區大客車停車場
展出形式:為在地民眾所打造的全臺巡迴展,可由行動博物館車體入口進場,免費參觀
臺灣文學行動博物館:「音以律文─臺灣學聲情演繹」巡迴特展
(一) 常民的狂歡 :口傳神話、民間故事、歌謠俗諺
以先民日常生活中流傳散布的口語文學(口傳神話、民間故事、歌謠俗諺)之講述為主軸,通過原始而質樸的庶民語言,傾聽根植於土地、源起於生活、充滿力量的生命之歌。
(二) 媽媽的叮嚀:傳統戲曲、現當代母語文學作品
母語,是我們聆聽這世界的起點、也是自我認同的開端;以母語創作的文本,不但最貼近該語族的心靈面貌,同時也最能揭示此一群體的本質樣態。本展區網羅各種以臺灣母語發聲的創作性文本,包括傳統戲曲以及現當代文學作品,除有傳承母語的文化意涵,更能讓聽眾重享母親溫暖的耳語和叮嚀。
(三) 為你朗讀 :作家誦讀自己的作品、讀劇
邀請作者誦讀自己創作的詩歌、小說、散文以及「讀劇」等聲音展演形式,藉由抑揚起伏的音韻、豐富生動的語言表情,細緻地呈顯作家獨特的語調聲腔與下筆時的心思情意如何在書冊中得到安頓,並激發聽者想像故事中的畫面情節,以提升其創意與美感經驗。
(四) 文字演歌:當文學入戲(電影、戲劇)、入樂(歌曲、配樂)
播映/放文學作品改編的電影、戲劇、音樂作品,以獨具創意巧思的方式將影音作品中的「聲音」與文字文本參照呼應,由此凸顯平面文本經過聲光效果的轉化與再創造,將呈現何種「立體」而靈動的風情。
(五) 聲歷其境:以「文字」摹寫「聲音」
文字是一種空間性的存在,聲音則屬於時間性的流淌;當作家們以「文字」刻寫「聲音」,剎那的無形之「聲」如何被永恆的有形之「文」掌握?無聲的文字又如何織就繁複而繽紛的有聲意境?本展區透過多媒體的設計裝置,具體呈現文學作品中對聲音的意涵詮釋與情境描摹,使讀者產生鮮活的連結與想像。
系列演講:★ 免費入場,歡迎現場報名聆聽!
7/21(二)下午2:00 - 3:30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教育中心/科教教室
講題:島與海的對話 講者:廖鴻基老師
7/26(日)下午2:00 - 4:30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教育中心/國際會議廳
講題:大海浮夢 講者:夏曼‧藍波安老師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協辦單位: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慶陽海洋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國立臺北大學、基隆市政府文化中心、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執行單位: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