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古時光 - 水下文化資產微型展
海底乘載萬物呃奧秘,將古代的歷史保存下來,近年來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積極研究與推廣,藉由展覽期望透過海洋意象讓大眾沉浸於海裡,觸發大眾對海底下的想像,增加對水下文化資產保存的重視,邀您一起揭開 水下古時光!
特展以「水下文化資產」為出發點,從過去的歷史脈絡與人們的生活樣貌,讓民眾瞭解其極具珍貴的文化價值。以「藍」作為展覽主色,由淺到深的藍調手法,如同潛水時的光線透進海裡夢幻般的感覺,展場的光線代表「發現」,而泡泡等同如夢幻影的時光膠囊,引領參觀者回到從前的歷史現場,發現長久沉寂於水下的文化資產,展項也特別有注意符號,讓幼童也可認識為什麼海底會有一些古文物?如何認識這些水下的古時光!
「水下.古時光-水下文化資產微型展」展場規劃有三大主軸,包括「認識水下文化資產」、「水下考古研究方法」、「水下文化資產案例」,並由「探索-搜尋-調查-紀錄-尋覓-記憶」六區,逐步帶領參觀者熟悉水下文化資產,設置有互動小區及打卡牆的展區讓參觀者可以與親友分享,盼能以平易近人以及學童容易了解的展覽方式,讓國人認識水下文化資產及這些古時光曾發生的故事。
【特展資訊 Exhibition Information】
🔹 指導單位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主辦單位 :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 展覽日期 : 2022/12/1(四)-2023/2/12(日);9:00-17:00 (依本館營業時間開館,每周一休館,逢例假日及連續假期除外)
🔹 展覽地點 : 海洋劇場1F大廳
🔹 展覽簡介 :
A區:探索-水下的秘密空間
大海深藏不露,你知道海洋底下除了有很多的生物以外,還有很多的遺物嗎?自古以來,人類透過海洋活動跨越各大洋的同時,也有許多交通工具沉沒在航行途中。除此之外,天候災難、戰爭事件、地形變遷也會讓船隻、飛機、城市被海浪吞沒,沉入深深的海底,也就成為水下文化資產了唷!
B區:搜尋-水下文化資產的發現
搜尋水下文化資產需要非常多不同領域的專家一起合作完成,像是水下考古人員、海洋科學人員、潛水人員和文物維護人員等,每個領域都有各自的工作內容,還有不同的工作工具喔!我們就來看看專家們是怎麼調查水下文化資產!
C區:調查-國內的水下文化資產「列冊」沉船案例
臺灣周邊的水下文化資產有哪些呢?臺灣位於世界航運要道,周遭海域經常發生船難,目前我國列冊追蹤之沉船共有六艘,每艘沈船都在透露著不同的歷史唷!就讓我們來看看它們的故事!
D區:紀錄-臺灣首支水下文化資產紀錄片播放
除了靜態的展區以外,還有真實紀錄的「海底船說」紀錄片,要帶著大家一起進入更深的水下文化資產的世界!
E區:尋覓-找尋水下文化資產的幕後紀實
你以為這樣就沒了嗎?調查水下文化資產的工作紀實紀錄都在這邊唷!這個區域要帶著大家跟著不同領域的專家們一探究竟!
F區:記憶-快拿起用具,我們一起下水吧!
最後的區域當然是要可以留下紀念的呀!特別打造漂亮的海底世界,結合專家們的工具手拿板,快一起下水看看這個奧秘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