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環境教育藝術特展
「太平洋之美-那些被遺棄的,海洋接納了」
展期:2004年1月26日(日)~2014年4月6日(日)
地點: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教育中心(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367號,可參考下方摺頁地圖)
開放時間:9:00~17:00(1/30-1/31除夕、年初一休館)
費用:免費參觀
海洋是台灣身為島國的重要資產之一,在實質功能上海洋是台灣維生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亦是生物多樣性的存續的重要居所,浩瀚廣闊的海岸風光更滋養了人們的心靈與精神。然而在眾多欣賞的目光之下,優美的海岸環境,卻長期沒有得到應有的保護與重視。內陸的汙廢排放,汙染了海洋與海岸,大大小小的開發案,也在海濱上演,無論是有意或是無心,垃圾總是海灘上的常客。當說到海洋環境問題的惡化情況,或許只有世居海岸地區的住民最能熟知箇中甘苦,他們最知道,曾經載滿漁獲的網,如今補獲了多少人為廢棄物。
「以前,我們無法,也不會那麼容易的靠近她,
當人們走到的時候,
那沿岸裝滿了好多好多的東西,
貝類的、魚類的、海菜的……
而現在,走過去是那樣快速,
海洋所裝滿的,卻都是人們遺棄的那些。」
出生於花蓮大港口部落的藝術家拉黑子說,他們的傳統生活有百分之七十來自於海洋豐盛的給予,在傳統的語言中其實並沒有「垃圾」這個詞彙,現今阿美族語用來指稱垃圾的「Rakaw」這個字,過去所指的不過就是野草、落葉這些一燒就會消失的東西,真要說最麻煩的「Rakaw」大概就是那些燒不掉的貝殼了。然而以往海邊常見的月光螺如今卻已然被眾多的瓶蓋、拖鞋及塑膠片取代,這些曾經被人們珍惜的穿著、使用著的東西如今無主殘敗的堆積在岸邊,造成海岸的傷害。
以「太平洋之美」而命名的環境教育藝術特展,是海科館開幕活動中,教育中心的第一檔藝術特展。展覽中的五組作品中絕大部分的材料均是由創作者每日行走於太平洋海岸邊所撿拾的物件。這些物件除了海洋所孕育的貝殼外,其餘都曾是人類史上某一刻的重要發明,對照過去的使用與現今的處境,再再產生了極強烈的反差與諷刺:無法再踏上旅途的拖鞋、不會再前進的輪子、不能再守護瓶中水的蓋子…這些被人類所遺棄的,而海洋接納了。
藝術家拉黑子‧達立夫透過不斷的撿拾與拼貼,讓人為廢棄物得以一次次以不同的姿態與壯闊優美的太平洋空間重新互動,並藉此扣問人們的心理狀態轉變。拉黑子透過作品持續提問,他們的主人呢?他們在漂流的過程中看到了什麼?如果這些廢棄物有意志,他們會想去哪裡?會想要怎麼繼續他們的生命?創作者拼貼而出的「廢棄物集合體」,呈現出一種視覺上的美感與認知上的違和感,透過他們的眼睛,帶領觀者用不同的角度觀看,也藉此觸發觀者自問「我看到的太平洋之美,是什麼美?」
展廳一隅
藝術家介紹 拉黑子‧達立夫(Rahic Talif),1962年出生於花蓮阿美族大港口部落,現為專職藝術家,從事木雕、裝置、行為、建築、家具、部落文化再造、原住民社會文化評論等領域。曾在部落裡作為年齡階層制度裡的帶領者mama-no-kapah(青年之父),負責帶領部落青年,組織及管理整個部落。並從採集神話故事、口述歷史和舊部落遺跡開始,重新學習部落的智慧。
二十多年來,他不斷地反省與探索自己的思緒,沉澱與積蓄自己的創作能量,使用充滿生命和記憶的漂流木作為材料,打破原住民藝術過往被認知的既定形象,一路走來,已從文化詮釋的社會性批判、思索、重省、再現等可能,邁向對藝術本質之純粹性的探索。作品多蘊含海洋文化特質與部落傳統精神,擅長以淬練後的雕塑線條與語彙精準的裝置傳達對全球化課題的環境思維辯證,探討族群結構瓦解及大社會變遷的現狀,透過自身的行為及藝術創作引發觀者的自我省思。
展覽摺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