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魚之眼 另類趣看臺灣史
臺灣四面環海,擁有悠久的捕魚歷史,然而魚對於臺灣人來說不僅是餐桌上的食物,也不只是可以量化的經濟數字,許多魚類實實在在與臺灣的歷史連結在一起,甚至改變了歷史。另一方面,隨著島上居民種類的擴增,從原住民到漢人、日本人,乃至於當今社會,臺灣人的捕魚、養魚、吃魚方法也不斷改變,魚兒跟人類的關係就像是一本活生生的文化人類學紀錄,裡頭記載的不只是飲食與生態,包括政治、族群、語言、文化、環境意識等,有助於我們了解臺灣這個海島的過往與未來。 主題故事 ![]() 誰知盤中飧 皆是臺灣史 文字:葉文欽、圖片提供:shutterstock 從小到大,臺灣人的餐桌上總少不了魚類,然而除了作為盤中佳餚,這些魚兒背後還可能跟我們有著千絲萬縷的因緣,其中關乎的不僅包括臺灣過去的歷史、文化、語言,甚... 閱讀更多 ![]() 從魔幻、殺戮到欣賞 鯨魚在臺灣的歷史旅程 文字:葉文欽、圖片提供: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資料庫、國立海科館、shutterstock 臺灣東海岸是世界上為數不多適合賞鯨的地點,每年4月至10月,幾乎天天都有賞鯨船開到大海上尋找鯨豚的美麗身影。也許你不知道... 閱讀更多 ![]() 櫻花鉤吻鮭 冰河時期的臺灣原住民 文字:葉文欽、圖片提供:吳誌堂、廖林彥 (雪霸國家公園提供)、shutterstock 翻看新臺幣兩千元紙鈔的背面,就能發現臺灣獨有的櫻花鉤吻鮭。這個魚種打破了由海到河不斷洄游的習性,演化成陸封型魚種,並引起... 閱讀更多 在地旅行 ![]() 來趟博物館小旅行-會在海科 x 魚群回歸 在台灣同時擁有無敵山海美景的博物館不多,海科館利用這優勢並以「活化場域」概念為發想,逐漸形成一個具景觀特色、教育意義且休閒趣味的「會在海科」及「魚群回歸」系列活動,醞釀出不同於其他場域的精采故事。 會在海科 悠活夏...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