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此為回最上方的控制,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RSS Feed Facebook YouTube 訂閱電子報 熱門搜尋 ► 海洋劇場餐飲預約導覽交通 
查詢 進階搜尋
::: 文創出版
::: 首頁/文創出版/潮境專刊/電子專刊
A
-
A A
+
瀏覽人次:11999    分享到FB社群網站
博物館
潮境海洋中心-小丑魚與珊瑚復育

文字:蔡雅如、圖片:廖運志、整理:高怡蘋(摘自《潮境》第3期  P.46-47,2014.07)

潮境海洋中心初期以小丑魚繁殖為主,近期加入珊瑚無性生殖復育,至今約莫3 年。工作站舊址為垃圾掩埋場,加上基隆多雨氣候因素,地下水大量滲入望海巷海域,使得復育區海水水質難以控制。不過,經由導入水質維生系統與自動化監控各項水質指標,上述問題已獲得克服。

目前站內所飼養的小丑魚為臺灣產4種小丑魚: 眼斑海葵魚(Amphirpion Ocellaris,公子小丑)、鞍斑海葵魚(A. polymnus,鞍背小丑)、白條海葵魚(A.frenatus,紅小丑)及克氏海葵魚(A. clarkii,雙帶小丑)。珊瑚復育則以東北角原生種珊瑚為主,約41 種,例如萼柱、軸孔、板葉軸孔、微孔、青藍孔、腦紋、片型腦紋、角星、片型棘孔、實穗軟、直穗軟、聯合瓣葉、管星、變形合星、正菊、菊等。就生態的觀點,珊瑚是海洋之母,牠不但提供海洋生物棲息、覓食與繁衍後代的主要場所,帶來豐富的海洋資源量,除此之外,珊瑚礁群亦能保護海岸線、吸收二氧化碳以幫助大氣與海洋中二氧化碳的平衡。珊瑚的存亡關係著臺灣海洋生態的興衰,亦關乎臺灣海洋經濟的命脈。珊瑚的復育並不容易,必須提供完整生態系,包括光線、水溫、水流、附著基質、微量元素等,每一項都是珊瑚能否繁殖成功的關鍵。

小丑魚具領域性,食性為雜食偏肉食性,母系社會,一株海葵會有3 至5 尾小丑魚居住,其中包含一對體型較大且具生殖能力的親魚及數尾中小型魚。親魚多會選擇在珊瑚礁岩較平坦處作為產卵場,受精卵為橢圓形,在動物極的頂端具有棉絮狀之黏性卵囊帶,其功用在使卵粒黏附於產卵床上。產卵後,護卵工作主要由雄魚擔任。魚苗會在太陽下山後的30 分鐘後孵化,這是因為此時海葵的觸手已收縮,不會發射刺絲胞傷害到剛孵化的幼魚,其他有害生物亦較少,可增加魚苗的活存機會。小丑魚又名海葵魚,其習性是與海葵之共生關係所發展出來,不同品種的小丑魚會棲息於不同的海域,但都必須水質清澈、光照充足且水深不超過50 公尺,而這些正好都是珊瑚生存之必要環境條件。

完整文章請看《潮境》第3期 (P.46-47)  http://www.nmmst.gov.tw/other/B1963-wc.pdf


回上頁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LOGO
雙語辭彙對照|隱私權及資訊安全|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資訊安全政策|政府資訊公開|志工園地|相關連結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版權所有 © 2017 隱私及安全政策
202010 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367號 電話:02-24696000 傳真:02-24696237 統一編號:73761420
建議瀏覽最佳視訊為 1280 X 1024 螢幕解析度 並請使用 IE 7, FireFox1.5 以上版本瀏覽 網頁更新時間:2025-04-30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