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此為回最上方的控制,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RSS Feed Facebook YouTube 訂閱電子報 熱門搜尋 ► 海洋劇場餐飲預約導覽交通 
查詢 進階搜尋
::: 文創出版
::: 首頁/文創出版/潮境專刊/電子專刊
A
-
A A
+
瀏覽人次:23591    分享到FB社群網站
主題故事
珊瑚礁的復育之路-從保護到移植,改善整體生態系統

即使珊瑚礁對於海洋保育的重要性可謂人盡皆知,然而大眾對於珊瑚的認識卻往往相當有限。珊瑚是一種非常奇特而古老的生物,卻也相當脆弱,珊瑚為基礎所建構的珊瑚礁雖然提供諸多生物有利的生長環境,卻對環境的改變相當敏感,在氣候變遷與環境污染的衝擊下,珊瑚白化與死亡的情況日益嚴重,如何保護甚至復育珊瑚,已經是海洋保育最重要的課題之一。且讓我們從認識珊瑚的繁殖條件開始,以東北角潮境保育區為例,一探珊瑚的復育之路。

珊瑚白化

珊瑚「性事」知多少

即使珊瑚礁對於海洋保育的重要性可謂人盡皆知,然而大眾對於珊瑚的認識卻往往相當有限。珊瑚是一種非常奇特而古老的生物,卻也相當脆弱,珊瑚為基礎所建構的珊瑚礁雖然提供諸多生物有利的生長環境,卻對環境的改變相當敏感,在氣候變遷與環境污染的衝擊下,珊瑚白化與死亡的情況日益嚴重,如何保護甚至復育珊瑚,已經是海洋保育最重要的課題之一。且讓我們從認識珊瑚的繁殖條件開始,以東北角潮境保育區為例,一探珊瑚的復育之路。

我們平時所說的珊瑚其實通常是指石珊瑚的骨骼,珊瑚作為一種動物,指的乃是珊瑚蟲,這一種構造簡單的生物,只能群聚固著在某處,成長時會不斷分泌碳酸鈣形成骨骼,並堆積成我們所見的珊瑚礁。珊瑚蟲的能量來源主要是依賴其體內的共生藻,而珊瑚的色澤也與共生藻有關,一旦共生藻消失,珊瑚就會失去顏色,便是我們常聽到的「白化」,而失去了可以行光合作用的共生藻,時間一長珊瑚蟲便會死亡。造成珊瑚白化的原因很多,常見的有水溫過高或過低、泥沙及廢棄漁網覆蓋等,顯示珊瑚對生長環境非常敏感,因此珊瑚保育與復育是一件需要考量整體環境的工作,而且需要長時間的努力方能看到功效。
一般人對珊瑚的認知有限,因此也比較少人知道珊瑚如何繁殖,不過也許你曾經在電視上看過珊瑚產卵的畫面。每年春天時,位於恆春海域的珊瑚會在海中集體釋出精與卵,因此會出現海水中飄滿珊瑚卵的美麗景象。有趣的是,有的珊瑚會排放精子與卵子至水中,行體外授精;有些則是在體內授精,並以受精卵釋放至海水中。當受精卵發成珊瑚蟲並附著在海底,牠就會繼續進行無性的分裂生殖,並在環境條件許可,持續以緩慢速度無限制的增長,壽命可達百年或是千年以上。像這樣兼具動物與植物、雄性與雌性、脆弱易損卻又可以長生不老的奇特生物,值得我們好好認識與照顧牠。

潮境保育區 生態復育的祕密花園

珊瑚的復育一般都採用出芽與斷裂兩種無性生殖,其中斷裂生殖類似植物的分株培養與移植,把珊瑚分株固定於基座後,放在養殖水槽中待其恢復傷口與正常生長,便可以移回復育的潮境保育區。
潮境保育區
海科館附近的望海巷潮境海灣資源保育區面積雖然只有15公頃,算是迷你型的保育區,但自從2016年公告為禁漁區後,除制定潛水規範與維護景觀外,在熱心潛水志工與海科館協力復育之下,潮境保護區的生態又重現蓬勃生機,被許多潛水客稱為「祕密花園」。根據公民科學家的調查,潮境保護區的活珊瑚覆蓋率較周邊地區為高,顯示海科館多年來成功移植到保育區的珊瑚,存活率相當良好。雖然珊瑚礁的復育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看出明顯成效,但只要我們繼續用心維護與觀測,就是海島子民為愛護、永續海洋所盡的一份心力。望海巷潮境海灣資源保育區


回上頁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LOGO
雙語辭彙對照|隱私權及資訊安全|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資訊安全政策|政府資訊公開|志工園地|相關連結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版權所有 © 2017 隱私及安全政策
202010 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367號 電話:02-24696000 傳真:02-24696237 統一編號:73761420
建議瀏覽最佳視訊為 1280 X 1024 螢幕解析度 並請使用 IE 7, FireFox1.5 以上版本瀏覽 網頁更新時間:2025-04-30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