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此為回最上方的控制,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RSS Feed Facebook YouTube 訂閱電子報 熱門搜尋 ► 海洋劇場餐飲預約導覽交通 
查詢 進階搜尋
::: 展示與活動
::: 首頁/展示與活動/展覽資訊/當期特展
A
-
A A
+
109/8/14-109/11/15 繪製世界—故宮文物藝術中的科學與科技特展

發佈日期:109/07/28 點閱數:12858 分享到FB社群網站

  本特展讓觀眾可以將書畫、圖書文獻中記錄的動植物與地貌和真實世界作比較,透過新媒體藝術的轉譯,以沉浸式的科技體驗認識藝術與科學。在這裡,一窺先人運用想像力建構的秘想世界,充滿驚奇且令人神往,試想熟悉的世界是如何被建構出來的?在資訊觸手可及的今天,常常不用經過親身驗證就能得到答案,但看著先人以想像力、創造力及不斷嘗試才得以衍生的知識,又如何能確定過去文獻、繪畫中所記載的奇珍異獸真的不(曾)存在呢?

繪製世界—故宮文物藝術中的科學與科技
Imagining the 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Art of NPM

❖ 日期: 2020/8/14(五)-2020/11/15(一)

❖ 地點:國立海科館 主題館3F 深海影像廳 (第二特展廳)

  在照相術普及之前,人類僅能以繪畫的方式記錄世界,從身邊可見的動植物型態及地形地貌尋求繪製主題。面對不熟悉的事物,人類時常以想像力去補足缺失的訊息。科學與科技之所以能隨著文明發展不斷進步,想像力的發揮絕對功不可沒。人類憑藉想像力加上繪畫、工藝等技術,創作出一件件美感與功能兼具的藝術品,它們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也昇華成為流傳世世代代的文明結晶。
  我們能在史前文化的岩洞遺跡中看到超過3萬年前的壁畫。雖無法確知這些圖像被創造的目的,但其表現力及感染力令人讚嘆不已,流傳至今,保存了史前文明的部分記憶,也是它具有記錄功能的最好證明。隨著繪畫的工具與技巧不斷進步提升,人類能製作出的圖像也日益精美。有些主要作為溝通或紀錄功能的圖像,在繪製時也會被當時流行的藝術風格影響;主要用於鑑賞的藝術作品,也漸漸會考究主題的真實性及正確性。宮廷畫師畫下宮廷仕女的日常,見證了貴族階級的生活品味;雅俗共賞的風俗畫描繪市井生活,記下過去常民生活的真實寫照。除了以上類型的繪製行為,更有從科學角度出發的各種作圖(如:地圖、工具設計圖等),許多這類圖像亦包含美學的考量。兼有美與功能的偉大傑作,一方面滿足了文人的雅興,另一方面也是重要的研究報告。在現今博物館的典藏品中,也不乏深具藝術價值又蘊藏各領域知識的文物。
  根據故宮文物中圖像繪製的各種目的,展覽依序以:「躍然紙上的生態」、「航向世界的舞台」、「臺灣地圖」三個展區,展示故宮文物藝術中對生態環境、地理與海上交通工具的珍貴紀錄。展件內容包括以花鳥、動物為主題的繪畫,17世紀以歐洲觀點,由傳教士轉譯繪製的世界地圖,以及清朝時的航海技術等。最後回到我們居住的臺灣,看看清代執政者對臺灣島的紀錄觀點,聽聽在臺灣發生的航海故事。
  「繪製世界」特展由故宮與海科館合作策辦,觀眾可以將書畫、圖書文獻中記錄的動植物與地貌和真實世界作比較,透過新媒體藝術的轉譯,以沉浸式的科技體驗認識藝術與科學。在這裡,我們將可以一窺過去人們運用想像力建構的秘想世界,充滿驚奇且令人神往,試想我們所熟悉的世界,是如何被建構出來的?在資訊觸手可及的今天,我們常常不用經過親身驗證就能得到答案,但看著先人以想像力、創造力及不斷嘗試才得以衍生的知識,我們又如何能確定過去文獻、繪畫中所記載的奇珍異獸真的不(曾)存在呢?


❖ 學習單 ❖


回上頁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LOGO
雙語辭彙對照|隱私權及資訊安全|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資訊安全政策|政府資訊公開|志工園地|相關連結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版權所有 © 2017 隱私及安全政策
202010 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367號 電話:02-24696000 傳真:02-24696237 統一編號:73761420
建議瀏覽最佳視訊為 1280 X 1024 螢幕解析度 並請使用 IE 7, FireFox1.5 以上版本瀏覽 網頁更新時間:2025-07-02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