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此為回最上方的控制,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RSS Feed Facebook YouTube 訂閱電子報 熱門搜尋 ► 海洋劇場餐飲預約導覽交通 
查詢 進階搜尋
::: 展示與活動
::: 首頁/展示與活動/活動訊息/活動總覽
A
-
A A
+
海科館-藻之道-臺灣海女與海藻文化座談

發佈日期:113/02/20 點閱數:1829 分享到FB社群網站

藻之道-臺灣海女與海藻文化座談海報


 主辦單位: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海霞您的家

 活動名稱:「藻之道」臺灣海女與海藻文化座談

 活動日期:113年3月12日 上午10點至下午4點

 活動地點: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教育中心 國際會議廳

 活動費用:免費

 報名方式:線上報名 https://forms.gle/V785LsC8BqUiy53o7 

 活動內容

  親親海洋Embrace the Ocean 紀錄片賞析

  《親親海洋》以東北角的海洋人文影像為主軸,以人、事、史、地、物為背景,加上珍貴的人物訪談,為海洋人文與生態環保之經典。本片可分成人文篇和驚豔篇,簡述如下:
   一、海洋人文篇

  1. 東北角尚有一群60-85歲國寶級的資深海女和海男,她(他)們潛入海裡採集石花菜,累積的經驗已長達50~70年之久,感嘆後繼無人即將消失的行業。
  2. 兩個濱海小學為了落實海洋教育,訓練學生親近海洋,每年舉辦挑戰自我的潛水畢業典禮,真是世所罕見。
   二、獨有驚豔篇
  1. 龍洞岬附近綿延約1公里的天然海岸岩壁,可望申請成為世界地質公園,它是一處鬼斧神工的絕妙地景。
  2. 在濱海的偏鄉,一位高齡90歲的老醫生還在執業。
  3. 九孔鮑魚是東北角重要的養殖產業,興衰過程。



 臺灣東北角的「海女」生活與海藻文化 主講:藤川美代子 博士

  在日本和韓國,一般來說對於「海女」的描述,往往讓人聯想起「具有浪漫古代情懷的本土文化傳承者」或「半裸上身從事潛水捕撈的稀奇女性」,因此也吸引了眾多關注。而在臺灣,儘管東北角海岸和澎湖群島的海邊也能看到被稱為「海女」的女性,但至少在研究史上她們並未受到太多關注。這主要是由於以務農人群為主要關注對象的傳統漢人研究容易忽略以海為生的人群。另一方面,過往的東亞研究則常常有「海女不是日本的就是韓國的」這樣先入為主的刻板印象。2018年起,報告者開始在新北市貢寮區澳底和龍洞進行文化人類學的共同調查,在此過程中被當地「海女」的生活以及她們的主要捕撈對象——海藻所孕育的豐富文化所深深吸引。本講座探討臺灣「海女」的生活以及海藻文化的部分樣貌:


  1. 概觀從日治時期至今,在臺灣對於「海女」的各種描述。
  2. 介紹東北角海邊的「海女」工作。
  3. 簡介臺灣的海藻加工概況。



12星座藻物語原畫展

  一種米養百樣人,即使是99.9% DNA相同的人也會有不一樣的個性,海藻也是一樣,海藻專家張睿昇博士精心挑選與12星座個性契合的藻類,搭配自然生態插畫家林麗琪老師的手繪圖,有個性的藻加上有溫度的畫,創造了臺灣第一套的『12星座藻物語』,尋找屬於自己的藻星座。


 活動窗口:海科館展示教育組 鄭小姐 02-2469-6000分機7012、E-mail:cheng0131@mail.nmmst.gov.tw


海科館-藻知道-臺灣海女與海藻文化座談
海科館-藻知道-臺灣海女與海藻文化座談
回上頁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LOGO
雙語辭彙對照|隱私權及資訊安全|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資訊安全政策|政府資訊公開|志工園地|相關連結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版權所有 © 2017 隱私及安全政策
202010 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367號 電話:02-24696000 傳真:02-24696237 統一編號:73761420
建議瀏覽最佳視訊為 1280 X 1024 螢幕解析度 並請使用 IE 7, FireFox1.5 以上版本瀏覽 網頁更新時間:2025-04-30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