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此為回最上方的控制,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RSS Feed Facebook YouTube 訂閱電子報 熱門搜尋 ► 海洋劇場餐飲預約導覽交通 
查詢 進階搜尋
::: 展示與活動
::: 首頁/展示與活動/活動訊息/活動總覽
A
-
A A
+
海科館-12/11-12/12鳥類資源調查工作坊研習

發佈日期:109/11/26 點閱數:2444 分享到FB社群網站
鳥類
鳥類

報名錄取名單公告

林O貞、方O芳、王O蘭、林O棟、劉O芬、陳O明、林O芳、李O芬、劉O倫、裘O真、吳O宗、陳O文、杜O娜、翁O珠、沈O明、蕭O祐

鳥類資源調查工作坊研習

一、研習目的

提升工作坊學員自然資源調查能力,熟悉鳥類生態及參與後續調查工作。

二、研習計畫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下稱本館或海科館)位於基隆市八斗子地區,館區包括主題館區、容軒園區、望幽園區、潮境園區、濱海遊憩區、生態體驗步道等,基地所在區域整體環境多樣,包括森林、溪流、海洋,更與居民聚落密不可分,為獨特的森川里海地景。本館自籌建以來曾進行各類環境生態調查計畫,致力各場館設施強化,規劃環境教育課程,重視各戶外場域自然生態之保育,於104年5月通過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於107年榮獲「第六屆國家環境教育獎機關組特優」之肯定。

海科館基地與鄰近區域,鳥類物種豐富,鳥類亦是較容易引起遊客關注與主動觀察的生物。本館為活化館區戶外環境,引發遊客與民眾環境意識,於本(109)年7-8月間規劃本館基地西側暨調和溪口周邊作為賞鳥區,設置鳥解說牌,以深入淺出內容,寓教於樂之方式提供遊客按圖索驥,自導式認識環境鳥類生態,於潛移默化中傳達環境教育。

規劃辦理「鳥類資源調查工作坊」研習活動,藉以培養本館志工、館務同仁、職員等對鳥類生態有興趣人員,增進鳥類知識及具基本調查能力,期未來能帶領民眾認識本館周圍環境鳥類生態,落實本館環境教育願景,並能協助本館進行園區之自然資源之調查。藉由本工作坊,讓參與學員將獲得鳥類知識及鳥類資源調查能力。課程,包括漫談臺灣鳥類生態、解析八斗子鳥類分布、認識eBird網站、鳥類調查方法、鳥類調查實作、調查資料登錄及分析等。

參加本工作坊之學員,需配合本館後續對海科園區之資源調查工作,協助資源調查、資料整理等。

三、研習對象

海科館志工、館務同仁、職員等對鳥類生態有興趣者。對報名者之基本要求:

(一) 參加學員應配合本館後續對海科園區之資源調查工作,協助資源調查、資料整理等。

(二) 具有相關自然資源調查經驗者為先。

(三) 如為本館志工,報名前請先自我評估可符合原所屬小隊之勤務與服勤時數要求,及志願投入協助本資源調查工作。

(四) 未能配合上述基本要求者,請勿報名。

四、研習時間

109年12月11日(五)及12月12日(六),計2天。

(一) 請全程參加各課程(參本簡章第八點),包含12月11日之夜間課程及12月12日清晨7:30起之課程。

(二) 12月11日如有住宿需求,請於報名時告知(報名表),將統一安排於本館南區之住宿設施,學員一律安排6人房,男女分房,房間僅提供基本的毛巾、環保牙刷、補充式洗髮乳、沐浴乳及基本寢具配備,並無提供拖鞋,但基於環保考量,為地球環境盡一份心力,鼓勵旅客自行攜帶個人用品。

(三) 參加學員及講師均應配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及本館之防疫政策,並請自備口罩及配戴。

五、研習地點

室內-海科館教育中心大科教教室,戶外-海科館園區。

六、報到地點、時間

109年12月11日9:10-9:30於本館教育中心大科教教室辦理報到。

七、報名日期

自本研習活動公佈日起至109年11月25日(三)下午五點止。報名表請參附件1。

八、錄取人數及公告

(一) 錄取人數:本館志工15人,館務同仁及本館同仁5人。實際錄取人數,本館得視情況調整。

(二) 錄取公告:錄取名單將於報名截止日起二日內,於海科館官網公告。

九、課程內容

課程時數:15.5小時。研習主持:謝廣珊老師、席平老師

12/11:

09:10-09:30 報到(於海科館教育中心小科教教室)

09:30-11:30 大科教教室 鳥類調查 eBird (& merlin)app –公民科學軟體1    王李廉老師

11:30-12:30 大科教教室 自然觀察app iNaturlaist –公民科學軟體2    洪麗智老師

12:30-13:30 午 餐

13:30-16:00 大科教教室 淺談鳥類生態    姚正得老師

16:00-17:00 大科教教室 解析八斗子鳥類分布    方雅芬老師

17:00-19:00 晚餐 及 休息

19:00-20:00 海科住宿設施一樓 「如何進行鳥類調查」或「園區夜間觀察」  方雅芬老師

12/12:

07:00-07:30 早 餐

07:30-11:30 海科館戶外園區 戶外鳥類調查實作    謝廣珊老師、方雅芬老師、席平老師

11:30-13:00 午餐 及 休息

13:00-15:00 大科教教室 鳥調資料登錄與分析    謝廣珊老師、方雅芬老師、席平老師

15:00-17:00 大科教教室 報告與分享    謝廣珊老師、方雅芬老師、席平老師

十、器材與設備

(一) 學員自備:

  • 望遠鏡:請自備望遠鏡,建議雙筒式,倍率為8倍或10倍。
  • 相機:或自備相機,建議規格可拍攝鳥類。
  • 圖鑑:可自行攜帶圖鑑,本館亦將提供現有圖鑑供參。
  • 筆記型電腦:可自行攜帶。

(二) 本館準備:

  • 電腦:3-4部,可連接網路,具有Excel工作表及PowerPoint簡報軟體。
  • 本館現有之鳥類相關圖鑑。

十一、講師簡介

(一) 特有生物保育研究中心,姚正得老師

  • 現職為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副研究員兼高海拔試驗站主任。
  • 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
  • 經歷:台灣猛禽研究會理事、特生中心中海拔試驗站主任、2016年獲選「推動林業及自然保育工作」有功人員等。

(二) 台灣猛禽研究會,王李廉老師

  • 大學到研究所學的是園藝,後來因喜歡賞鳥所以開始參與鳥類調查。
  • 2017年開始在猛禽學會執行每年的都市鳳頭蒼鷹調查計畫以及巢位直播,最近幾年在林務局支持下開始進行熊鷹的系統性調查,希望未來能建立熊鷹族群的監測模式。

(三) 台北市野鳥學會,謝廣珊老師

  • 基督徒救世會IT專員退休。
  • 台北市野鳥學會解說、野鳥繫放、野鳥救傷志工。
  • 台北市野鳥學會現任理事,前台北市野鳥學會常務理事兼芝山綠園營運督導長,台北市野鳥救傷組第一任組長,臺灣首次北方三島海上鳥類調查成員、中華鯨豚海洋教育講師等。
  • 特生中心環教設計成員、玉山國家公園環教及解說志工、太魯閣國家公園解說及成人環教志工等。

(四) 基隆鳥會,席平老師

  • 基隆野鳥學會創會會員,現任基隆野鳥學會常務理事。
  • 也是海科館導覽組志工,潮境潮間帶定觀小組6年成員。
  • 期許目標,三年內做好海科館所轄植物、昆蟲、鳥類等普查,並持續做好東北角潮間帶生態觀察。

(五) 環境教育教師,方雅芬老師

  • 專長,環境教育規劃、環境教育推廣、鳥類及蛙類等生物調查。
  • 曾任職花蓮縣野鳥學會,負責教育推廣、大型活動辦理、計畫執行等工作。目前於花蓮縣志學國小晨光時段,帶領學生進行校園生態探索課程。現任豆果樂自然工作室環境教育教師。
  • 出版作品,著有足跡鏈結尋寶少年、女巫島神秘事件簿等書。

(六)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洪麗智老師

  • 畢業於台大生態演化所,喜歡到大自然走走看看,比較熟悉陸地上的植物;驚豔於環境的美,想藉由教育讓更多人認識這個世界,因此加入海科館環境教育團隊,開啟對海洋的探索,比起坐在辦公室,更希望泡在海水裡。

十二、溫馨提醒

(一) 本研習活動學員為本館志工或同仁,囿於本活動人力有限,相關事務請各學員多予協助。

(二) 配合防疫政策,請自備口罩及配戴。

(三) 響應環境保護,請自備餐具及水壺。

(四) 日夜溫度變化大,請攜帶保暖的外套、帽子等,以及雨具。

(五) 研習活動包含戶外課程,請穿著方便行走的鞋子、長褲等。

(六) 入住本館住宿設施者,請遵守本設施之相關規定。

(七) 建議攜帶手電筒,備用。

(八) 身份證件、健保卡、個人藥品、防蚊液等。

(九) 本館住宿設施入住之基本須知 -

房間僅提供基本的毛巾、環保牙刷、補充式洗髮乳、沐浴乳及基本寢具配備,並無提供拖鞋,但基於環保考量,為地球環境盡一份心力,鼓勵旅客自行攜帶個人用品。

十三、活動承辦及聯絡電話

(一) 主辦:何林泰 02-24696000轉7013;電郵:lintai@mail.nmmst.gov.tw。

(二) 行政秘書:金俊亙02-24696000轉7024;電郵:leo.jin@ops.nmmst.gov.tw。

回上頁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LOGO
雙語辭彙對照|隱私權及資訊安全|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資訊安全政策|政府資訊公開|志工園地|相關連結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版權所有 © 2017 隱私及安全政策
202010 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367號 電話:02-24696000 傳真:02-24696237 統一編號:73761420
建議瀏覽最佳視訊為 1280 X 1024 螢幕解析度 並請使用 IE 7, FireFox1.5 以上版本瀏覽 網頁更新時間:2025-07-06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