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此為回最上方的控制,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RSS Feed Facebook YouTube 訂閱電子報 熱門搜尋 ► 海洋劇場餐飲預約導覽交通 
查詢 進階搜尋
::: 展示與活動
::: 首頁/展示與活動/活動訊息/活動總覽
A
-
A A
+
海科館-海洋公民科學家:無鱟為大

發佈日期:109/04/21 點閱數:3942 分享到FB社群網站
海科館-海洋公民科學家:無鱟為大
海科館-海洋公民科學家:無鱟為大

*錄取學校通知*

  • 新北市樹林區三多國民小學 / 許志文老師
  • 基隆市仁愛國民小學 / 洪福仁老師
  • 新北市立安康高中 / 張雅菱老師
  • 澎湖縣立澎南國民中學 / 洪明揚老師
  • 國立基隆高中 / 蔡仲元老師
  • 基隆市暖西國民小學 / 王宏毅老師
  • 苗栗縣立竹南國中 / 陳渝喬老師
  • 新北市萬里區野柳國民小學 / 黃式維老師
  • 基隆市立中正國中 / 許芳瑾老師
  • 雲林縣四湖鄉三崙國民小學 / 陳柏元老師

鱟是一種幼時生活在潮間帶泥灘地,長大會在沿岸淺海生活的大型節肢動物,從4億8千萬年前就存在地球上。鱟由於其生活史都棲息於海岸區域,且易受海岸環境影響,因此也被視為海岸泥灘溼地的健康指標物種及旗艦物種。目前國內能經常性觀察到三棘鱟(Tachypleus tridentatus)稚鱟的地區只有金門與澎湖。臺灣本島西海岸及北海岸部分港口,則大多只發現成鱟被捕上岸或是販賣。近年直至2019年嘉義布袋稚鱟調查才好不容易發現暌違14年的稚鱟。但是世界四種鱟的其中一種鱟-三棘鱟於2019年3月22日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列入瀕危物種。由於三棘鱟被捕捉抽血供作鱟試劑以作為醫療用品、藥物及疫苗上細菌的檢測必需品,同時有被食用、混獲、海洋污染、海岸人工化與開發等不同或複合壓力因素,造成族群長期的衰退。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透過與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退休研究員陳章波、謝蕙蓮合作轉移稚鱟技術,以及與十多年飼育鱟經驗的農委會水試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合作,進行成鱟繁殖與鱟苗照護經驗傳承;將經驗以環境教育方式轉移到校園,讓學生親自參與以科學方法飼育稚鱟、探索鱟的生物學,並以班為基礎向其他同學進行分享及解說,從認識鱟開始,進而推動保育概念。本計畫將於12月邀請參與學校老師及學生共同於潮境海洋中心舉辦「無鱟為大」成果發表暨微特展展示,與大眾共享新知獲得歷程。

1. 主辦單位: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2. 參與對象:國小中年級以上至高中生,每校一班人數為限,並以曾參加說明會之學校為優先入選

3. 實施方式:臺灣西岸原有生物-鱟的介紹及認知,了解鱟消失的原因,從教育建立保育及復育的觀念,並且以體驗操作及行動融入課程中。

4. 活動期程:109/3/4~109/11/15

5. 活動說明:

  • 對象: 國小中年級以上至高中生,每校一班人數為限。
  • 報名方式: 限網路報名,請參考活動簡章,下載活動設計表格,並於期限內進入報名系統,上傳附件後並同時報名教師研習活動。
  • 報名截止日:即日起至109年4月25日,預計錄取10班,以一校一班為限。
  • 報名洽詢:產學交流組 專案助理 鄭淑菁 02-2469-6000 # 5018,Email: cheng0131@mail.nmmst.gov.tw ;陳彥嘉02-2469-6000 # 5025,Email: chenyenjia@mail.nmmst.gov.tw

6. 活動內容:

 

 階段

時程 

說明 

 說明會  2/19  計畫說明、鱟與活動教案設計介紹
 報名  3/15-4/10  請參照報名程序辦理
研習工作坊 4/22-5/10(擇期公告)

 學習鱟的飼育缸設置與養殖注意事項等先備知識及技巧。

 請各校提出教學目標設計構想,與專家的建言共備課程。環境教育問卷測試

確認活動內容 5/15(待定)

 設備設置等活動前置工作,並確認教學設計或實驗方案寄存至海科好安排人員協助。

發放雉鱟飼育 5/30-7/15或9/5-10/20(待定)

 發放稚鱟飼育:開始為時1個月半的飼育期。

 由於成鱟繁殖高峰為6-9月,鱟苗在5月取得仍可能有變數

 若取得數量不足改至下學期9/5~10/20發放飼育。飼育結束後,填寫稚鱟飼育後環境教育問卷。

巡訪 飼養期間

 館方派員巡訪入選學校團隊稚鱟飼育環境、心得與紀錄情況。

活動歷程記錄繳交 11/1  填寫完成後mail寄回海科館。
成果發表暨特展開幕 預計11/6  進行成果發表暨特展開幕,製作5頁簡報分享成果。
回收鱟苗 活動結束  雉鱟與成鱟野外放流。

7. 活動費用申請:

  • 基本設備: 1尺玻璃缸、底沙、光源、外掛過濾器、溫度計、水質監試劑、鹽度計將由本計畫免費提供或計劃期間由本館出借使用
  • 另其他探究實作所需之材料費將以每校2,000元自理,並於支出後一個月內繳回原始憑證以利核銷。

8. 成果報告:

本計畫請各校協助將過程拍照並記錄完成成果報告,並於預計月初參與本館辦理之成果特展開幕分享會,製作五張簡報進行分享,相關交通費因經費有限將視經費運用給予限額補助,並依照「公務人員出差旅費報支要點」支付各校,請依成果發表會邀請公文為主。

9. 活動聯絡人: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鄭淑菁 02-24696000#5018  cheng0131@mail.nmmst.gov.tw

陳彥嘉 02-24696000#5025  chenyenjia@mail.nmmst.gov.tw

回上頁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LOGO
雙語辭彙對照|隱私權及資訊安全|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資訊安全政策|政府資訊公開|志工園地|相關連結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版權所有 © 2017 隱私及安全政策
202010 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367號 電話:02-24696000 傳真:02-24696237 統一編號:73761420
建議瀏覽最佳視訊為 1280 X 1024 螢幕解析度 並請使用 IE 7, FireFox1.5 以上版本瀏覽 網頁更新時間:2025-07-04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