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此為回最上方的控制,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RSS Feed Facebook YouTube 訂閱電子報 熱門搜尋 ► 海洋劇場餐飲預約導覽交通 
查詢 進階搜尋
::: 展示與活動
::: 首頁/展示與活動/展覽資訊/當期特展
A
-
A A
+
【好評延展】112/1/13-113/2/15臺灣是世界的臺灣-航海時代特展

發佈日期:111/12/30 點閱數:22362 分享到FB社群網站

臺灣,無論從時間、從空間的角度切入,在在突顯著海洋之於臺灣的獨特性與重要性。近年來,大洋洲南島語族起源於臺灣的「出臺灣說」,透過構樹生物地理學研究得到佐證。俗稱「鹿仔樹」的構樹是適應力極強的桑科植物,經由人類的遷移路線,從臺灣出發,沿著海路經過菲律賓、印尼、新幾內亞到大洋洲,從生物地理學與遺傳學的觀念來看,南太平洋的構樹正是起源自臺灣。

臺灣,具有垂直分布、熱暖溫寒兼具的氣候帶特色,廣納了大陸性與島嶼性物種,共構出不可思議的動植物樣貌,以及極為獨特的臺灣特有種生物。隨著19世紀臺灣四個港口的開放,吸引了西方學者們來臺進行採集與研究,為臺灣留下珍貴紀錄,也讓臺灣站上世界的自然史舞臺。在自然史研究的領域中,標本師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推手,在其巧手之下,栩栩如生的各式標本得以保存,進而成為生物研究與展示的重要基礎。

臺灣,四周環海,遠溯自17世紀開始,臺灣便已是海上貿易運輸的東亞轉運站,海洋文化絕對是構築臺灣文化重要的一環,大航海時期的臺灣海域總是帆檣林立,造船、漁業、貿易蓬勃發展,促進了經濟的成長;對海神的敬畏與祭拜,加深了宗教的信仰;豐富的魚貨海鮮,奠定了美味的飲食文化。

臺灣,為藝術家們帶來啟發與靈感,從日治時代畫家蔡雪溪所描繪的龍舟競賽,陳澄波、廖繼春、楊三郎描繪的淡水海景,顏水龍描繪的蘭嶼風景。直到現在,藝術家們依然在這片海洋與土地上,擷取著源源不絕的創作靈感。臺灣聲音記錄者范欽慧在2015年成立了「臺灣聲景協會」,持續建構著臺灣自然聲音地圖資料庫,來自臺灣海洋的聲音,純粹而深刻地感動人心。

臺灣,是世界的臺灣,讓我們將夢想化身為一只瓶中信,從臺灣出發,飄洋過海而無遠弗屆。

【特展資訊 Exhibition Information】

  • 展出日期:112/1/13-112/11/12 (每週一休館,暑假及國定連續假日除外) 【好評延展至113/2/15】                              
  • 展出地點:海科館主題館3F第二特展廳
  • 主辦單位: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 協辦單位:國立臺灣博物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臺北市立動物園、雪霸國家公園、陽明山國家公園、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特展簡介 Exhibition content】

自16世紀開始,臺灣在大航海時代躍入世界舞台,藉著海洋與世界產生連結,建立並豐富了臺灣的多元海洋文化。展覽從海洋史、自然史及生活史的角度切入,共分為四大主軸,帶領國人重新親近與認識這400年來海島臺灣上人與海洋的互動關係、透過從展示探索與發掘臺灣海洋的豐富與多元面向,觸發觀者從情感面產生對於臺灣海洋的認同及參與感。

◼臺灣,是世界的臺灣

從海洋史角度,認識臺灣在南島語族的遷徙、16世紀進入世界舞台所扮演的角色與地位。

◼臺灣,是自然的臺灣

臺灣有6萬多種生物,其中約有1萬多種是臺灣特有種。這些生物從19世紀起,被不同背景的博物學家一一發現,一起探究這些「以臺灣為名」的生物背後的發現故事。

◼臺灣,是我們的臺灣

從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漁業、船舶、宗教信仰與藝術等主題,呈現人與海互動的多元面向。

◼仍在持續的書寫


【線上特展 Virtul Exhibition】

線上特展(←請點)


【特展活動 Exhibition activities】

四兩茶葉包裝課程

1869年,淡水港出口第一批台灣的茶葉到紐約,從此打響的知名度。茶行的貿易轉口、出口至世界各地,幾乎飄香全球。透過課程一起來了解臺灣茶貿易歷史,泡茶文化和茶葉包裝DIY。

  • 日期| 112/2/4(六);14:00-16:00
  • 地點|教育中心1F大科教教室
  • 報名連結|已結束

錫煌傳統掌中劇團戲偶表演課

除了精彩的偶戲演外,更邀請到劇團團員擔任講師教授戲偶製作、臉譜彩繪及操作戲偶,讓民眾體驗這項傳統技藝,歡迎大家來一起看戲、演戲!

  • 日期| 112/2/25(六);14:00-15:00
  • 地點|主題館5F階梯舞台(憑主題館門票免費入座觀賞) 

大師講座-臺灣海洋歷史文化

  • 講師|淡江大學歷史學系海洋及水下科技研究中心/李其霖老師
  • 日期| 112/3/11(六);14:00-16:00
  • 地點|教育中心1F大科教教室(免費入座聆聽)


兒童假期限定體驗-再見梅花鹿標本製作演示

現代展示用標本的主要工程在重建,而不是保存;毛皮外衣底下,是一尊尊要求精準的動物雕塑。擁有超過10年標本製作經驗的黃雯杰標本師,將為大家帶來梅花鹿的標本製作演示以及精采講座。

◼梅花鹿剝製標本製作

  • 時間 | 4/4(二)、4/5(三) 10:00-12:00、15:00-16:00  
  • 地點 | 主題館3樓海洋環境廳

◼動物剝製標本製作講座

  • 時間 | 4/4(二)、4/5(三) 14:00-14:50
  • 地點 | 主題館3樓海洋環境廳

大師講座-船與海:臺灣海洋歷史文化

  • 講師|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秘書長/戴寶春老師
  • 日期| 112/4/15(六);14:00-16:00
  • 地點|教育中心1F大科教教室(免費入座聆聽)

大師講座-水下考古

  • 講師|國立清華大學水下考古學暨水下文化資產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兼任水下考古隊長/黃漢彰老師
  • 日期| 112/5/27(六);14:00-16:00
  • 地點|教育中心1F小科教教室(免費入座聆聽)

「微觀苔蘚-拜訪三千分之一的森林」工作坊

  • 講師|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楊嘉棟主任、楊玉鳳老師、陳秀涓老師、陳桂珠老師
  • 日期| 112/6/10(六);09:00-17:00
  • 地點|海科館研典中心及館區戶外場域
  • 報名連結| 已結束

大師講座-漁港美食

  • 講師|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黃之暘老師
  • 日期| 112/6/17(六);14:00-16:00
  • 地點|教育中心1F大科教教室(免費入座聆聽)

不凋花藝DIY課程

永生花又稱不凋花,是真的植物透過製作的手法,讓植物保持栩栩如生樣貌。索拉花是索拉樹的樹皮,透過手工將樹皮製作成一朵朵美麗的花朵,索拉花是非常好的擴香媒介。簡單幾個步驟,就可以完成一個專屬自己的芳香擴香!

  • 日期| 112/7/15(六);14:00-15:30
  • 地點|教育中心1F探索教室
  • 報名連結| 已結束

早安魚市!魚市場開賣體驗

買魚前先認識魚!跟著黃之暘老師的腳步,先在探索館內,學習基隆的漁業文化與起源,再到調和市場去看看魚販賣什麼和他們的工作流程,同時思考哪些海鮮曾出現在家中的餐桌,學習如何買條健康又不會傷害環境的魚,藉由本次活動的分享,希冀在生產、消費、資源與環保間,覓得平衡、永續與共榮。

  • 日期| 112/7/29(六);08:30-10:30
  • 地點|調和市場、探索館3樓
  • 報名連結| 已結束

大師講座-鳥類標本

栩栩如生的標本是如何製作出來的呢?講師姚鈞菱為裏島標本製作所創辦人,因為大學的畢業製作與鳥類標本結緣,至今已有7年的標本製作經驗,除了介紹標本如何採集、製作,也介紹標本除了展示之外,對於生態的保存與研究的價值。

  • 講師| 現職裹島標本製作所 GOOd Taxidermy Studio/姚鈞菱老師
  • 日期| 112/8/19(六);14:00-15:30
  • 地點|教育中心1F大科教教室(免費入座聆聽)

生物生態走讀

八斗子公園,一個海陸交界的特殊環境,在海風吹拂與山脈遮蔽的交互作用下,迎風面是草原、背風面則是闊葉林的特殊林相,變化多樣的環境也提供了生物豐富的棲息選擇。由芝山文化生態綠園的李明晃元長帶領,邀請大家一起走讀八斗子,除了豐富的館藏和展覽,也一探海科館域附近的生態現況!

植物生態走讀

八斗子公園,一個海陸交界的特殊環境,在海風吹拂與山脈遮蔽的交互作用下,迎風面是草原、背風面則是闊葉林或灌叢的特殊林相,生長著石板菜、臺灣百合、鞭藤等植物。變化多樣的環境也提供了生物豐富的棲息選擇。由芝山文化生態綠園的李明晃園長帶領,邀請大家一起走讀八斗子,除了豐富的館藏和展覽,也一探海科館域附近的生態現況!


  • 日期| 112/10/21(六);14:00-15:00
  • 地點|海科館周圍、八斗子公園
  • 報名連結|尚未開放


回上頁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LOGO
雙語辭彙對照|隱私權及資訊安全|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資訊安全政策|政府資訊公開|志工園地|相關連結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版權所有 © 2017 隱私及安全政策
202010 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367號 電話:02-24696000 傳真:02-24696237 統一編號:73761420
建議瀏覽最佳視訊為 1280 X 1024 螢幕解析度 並請使用 IE 7, FireFox1.5 以上版本瀏覽 網頁更新時間:2025-04-30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