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電子報第67期*2020年06月訂閱|取消FB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展覽特區
*
*日期時間
2020/03/18-2020/06/07
*地點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主題館5樓
 本攝影展集結了戴昌鳳老師所拍攝的海底珊瑚作品及由黃佳琳(小莫)所撰寫的「《海洋台灣—大藍國土紀實》」一書中精彩的攝影作品,這些作品是攝影師們冒著生命危險,長時間等候才有機會拍攝到的精彩瞬間,也帶領大家看見台灣海洋中的驚奇之美,感受島嶼的驚豔與嘆息,面對大自然更感謙卑。期許能讓更多人親近海洋、愛護海洋,打開心的視野,找尋海洋保育與經濟發展兩全方式,為人與自然共存尋求一條永續之道。
*
*日期時間
2020/3/31-2020/6/7
*地點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潮境海洋中心
  結合在地的文化及季節變化的特色,搭配養殖區的生物策劃了四季微特展,第一檔『春之藻』,潮境的春天如同一幅畫,時像山水畫般寫意,時如油畫般濃郁,尤其是潮間帶的藻爭奇鬥艷。 這些藻都是大自然送給討海人的季節限定的禮物,能化作美味佳餚亦可變身藻畫作。此特展將展示志工的精緻創意手作藻畫,還有繪本作家林麗琪老師的手繪12星座藻物語原畫作對應海科館珍藏的海藻標本,還有您可能不知道的藻食品,等您一起來找一藻。
*
*日期時間
2020/05/05-2020/07/05
*地點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1F藝文展廳
  海洋不只影響著全球的氣候,海洋也是地球上生物生存最大的空間,還提供了各式各樣生物及非生物的資源。而珊瑚礁是海洋中的熱帶森林,具有高度生產力以及豐富的海洋生物多樣性與完整的生態系,基礎生產力的特性完全展現在珊瑚礁的環境內,例如,大多數的海洋生物在幼生時期,都需依賴珊瑚礁生態系供給成長所需之條件;因此,珊瑚礁的存在,對於維持海洋生態平衡及生物的多樣性上面,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消息快訊
*

 臺灣是個海島國家,全臺海岸線總長約1200公里,這樣長的海岸線您認識了嗎?對海洋有深刻的體驗過嗎?快來看看這無際的海洋,與小丑魚一起徜徉於美麗的保護區,這絕對會是個有深度的海洋之旅,讓您對海洋有更深刻的認識。
*

 每年春天一到,陸地與海洋的交界處-潮間帶便會覆蓋上柔軟如茵的綠藻,潮池裡、石縫間,無數的生命正在忙碌。一起觀察記錄潮間帶的生態,享受海水拂過腳邊、尋找生物的蹤跡,來八斗子潮間帶,潮一夏!潮間帶觀察家。
*

  人魚展演 X 海廢劇場 X 故事共讀 | 童話故事裡,海洋的美人魚用聲音向巫婆換取了人類的雙腳,但因為失去了聲音,最後幻化成泡沫,消失在世界上!當美人魚帶著華麗的魚尾來到海科館,他們想跟我們說些什麼呢?  
*

 自2009年開始,聯合國指定6月8日為世界海洋日,希望全世界都能藉此向人類賴以生存的海洋致敬,了解海洋所蘊含的豐富價值,並慎重審視全球性汙染和魚類資源過度消耗等問題,而2019年臺灣也正式將此日定為國家海洋日
*

 端午連假四天,海科館推出全區套票優惠,只要240元,期間並有美人魚cosplay、實境探索解謎遊戲、海洋電影院及DIY體驗課程,一系列精彩活動邀請民眾趣遊海科館大FUN粽~ 
*

   愛臺灣博物館卡獨家訂製的《臺灣LV─我就菜茄芷袋》,乘載著臺灣在地文化精神,妝點故宮國寶《翠玉白菜》的可愛意象。用《我就菜茄芷袋》裝上你的《愛臺灣博物館卡》,前往各大博物館尋寶去,帶回滿滿無價的知識寶藏
*

 為讓偏鄉弱勢學童體驗及學習海洋教育,辦理一系列活動「追鯊任務」、「小小博物學家」、「小小觀察家-認識氣候監測站」、「當貝殼遇上STEAM」,提供學童親身體驗、認識海洋知識,提升對海洋教育的興趣與熱愛。
*

   海科館暑期辦理各式科普營隊活動,包含小小地質學家_地景走讀趣、「一日飼育員」親子體驗營、「遙控帆船製作體驗營」、「遙控船DIY」親子體驗營,透過各式海洋主題內容,帶領孩子一同瞭解海洋、親近海洋及愛護海洋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開放時間:09:00-17:00

每週一、除夕休館

逢暑假、國定假日、連續假期照常開館


線上購票連結 https://nmmst.fonticket.com

海科館課程報名連結 https://reurl.cc/kqVoEG

----------------------

遊客服務電話:02-24696000轉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