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電子報第94期*2023年02月訂閱|取消FB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展覽特區
*
*地點
主題館
豐富的物種世界裡,生存的壓力延伸出生物們各種不同的技能,海洋嘉年華II-生存之道特展一路從海底多彩嘉年華世界走進陸地上多姿的昆蟲遊樂園,一探生物各式各樣變變變得有趣習性與行為。以五大展區展示「珊瑚生態系及海草床生態系」、「魚的生存策略-變性」、「變性界的大明星-小丑魚」、「甲殼類動物-蝦的世界」、「昆蟲的變態人生」,展示生物的生存之道。 臺灣土地面積佔全球陸地面積不到萬分之三,但魚類總數卻
*
*地點
主題館三樓通廊
一起懸浮的片刻Floating Together Zola,本名陳玟樺,海洋生態影像工作者,本身從事多媒體設計,從2010年開始進入水中學習潛水,以潛水或自由潛水方式,透過鏡頭來捕捉海平面以下精彩的生態影像、與海平面以上豐富的人文風情,持續紀錄海洋生態影像。 2015年在花蓮參加2個月黑潮舉辦的" 潮生活 "的營隊,認識了花蓮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很認同黑潮對
*
*地點
海洋劇場
水下,古時光 - 水下文化資產微型展     海底乘載萬物呃奧秘,將古代的歷史保存下來,近年來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積極研究與推廣,藉由展覽期望透過海洋意象讓大眾沉浸於海裡,觸發大眾對海底下的想像,增加對水下文化資產保存的重視,邀您一起揭開 水下古時光!     特展以「水下文化資產」為出發點,從過去的歷史脈絡與人們的生活樣貌,讓民眾瞭解其極具珍貴的文
*
*地點
教育中心
浪憶基緣-海大文創系大三專題展 基隆作為日治時期繁榮的開始,各式各樣不同新文化的進入,建構出當今我們所身處的基隆港口,但是究竟經歷過多少的故事、多少的改變以及演化,也許並不是每個人都會認識,因此本次海大文創系大三專題展覽,擬以日治時期基隆的漁業、交通、飲食、地景為大方向,並深入查找文獻,了解歷史脈絡後,結合「設計」加以發想與創作。希望藉由此次展覽,讓我們一起回憶與認識基隆
*
*地點
主題館3f第二特展廳
臺灣,無論從時間、從空間的角度切入,在在突顯著海洋之於臺灣的獨特性與重要性。近年來,大洋洲南島語族起源於臺灣的「出臺灣說」,透過構樹生物地理學研究得到佐證。俗稱「鹿仔樹」的構樹是適應力極強的桑科植物,經由人類的遷移路線,從臺灣出發,沿著海路經過菲律賓、印尼、新幾內亞到大洋洲,從生物地理學與遺傳學的觀念來看,南太平洋的構樹正是起源自臺灣。 臺灣,具有垂直分布、熱暖溫寒兼具的氣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開放時間:09:00-17:00

每週一、除夕休館

逢暑假、國定假日、連續假期照常開館


線上購票連結 https://nmmst.fonticket.com

海科館課程報名連結 https://reurl.cc/kqVoEG

----------------------

遊客服務電話:02-24696000轉9